昌吉州木垒县“五个聚焦”铸合力 “五个更加”显实效—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木垒县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境内有全国唯一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近年来,木垒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天山净土·养心木垒”这张名片,突出“融”的导向,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铸就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稳步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全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昂首阔步行走在建设美好木垒的康庄大道上。

一、聚焦党的领导,齐抓共管的大创建工作格局更加凸显。一是始终坚持“一套班子”大格局部署。成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一体谋划。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教育组和18个督查指导组,配齐县乡村三级创建办工作力量,财政安排创建经费600余万元给以保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共同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始终坚持“一张蓝图”大视野规划。编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2021-2025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意见》《责任清单》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规划》统揽、《意见》引领、N个《方案》支撑的创建体系,列出了“任务书”、签订“责任状”、制定“时间表”、绘出“线路图”。三是始终坚持 “一套机制”大力度推进。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挂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承诺、巡察和督查、通报和报告、考核激励、追责问责“六大机制”,34名县级领导一竿子插到底,将包联单位创建工作抓细抓实抓成示范,通过点名、排名、通报等形式,让创建“软指标”变成落实“硬标尺”。

二、聚焦思想共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更加有力。一是把握关键点,宣传引导强信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成立宣讲团(队)50支,通过“马背课堂”“帐篷学校”,开展“文艺+宣讲”“培训+宣讲”“会议+宣讲”,以“细流滴灌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00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0万余人次,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细胞,让“五个认同”植根于各族群众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二是找准切入点,文化浸润增活力。打响“木垒河”文化品牌,建成了胡杨精神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刘亮程文学馆等重点文化润疆工程项目,推出《木垒河》《木垒印象》《奋进新时代》《大地浮雕》等一批本土文学艺术精品,推动文化事业走向文化产业。举办“红色电影下基层”“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故事大家讲”各类民俗文化活动1100场次,各族群众“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三是抓住着力点,解锁增收致富幸福码。设立38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点,把技能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的“金钥匙”,创新“123”工作法,即建立《木垒县少数民族群众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成效考核评估办法》,坚持“线上集中学、线下实践练”两种培训方式,构筑县级按季度推进部署、乡镇按月实地指导、村级按周检测成效的三级责任链条,开展“国语+技能培训”农牧民群众4.6万人次。近三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次,1000多名农牧民在准东稳定就业,成为了产业工人,各族群众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

三、聚焦民生福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一是坚持新时代发展理念,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突出木垒羊肉“绿色、有机、纯天然”特色,鹰嘴豆“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功效,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云海畜牧、丝路启源等“千头牛”“万只羊”等项目建成投用,培育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木垒鹰嘴豆”入选全国第二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初见雏形,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更加稳固。202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46元。二是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工业转型升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风光电规划规模增加至5308万千瓦,装机并网总量达463万千瓦,居全疆领先地位;规上企业达40家,全疆首家全产业链基因技术企业--新疆迈基诺成功落户,填补了县生物科技空白,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三是坚持发展全域旅游,现代旅游提档升级。投入51.2亿元建成旅游项目34个,天山木垒中国农业公园、新疆首条音乐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叶勒森沙漠景区成为全疆唯一集研学游、抢险游、生态游、低空游为一体的沙漠旅游综合体。月亮地村被认定为“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七彩万亩旱田养心之旅”被评为“全国乡旅游精品线路”,“天山净土·养心木垒”实至名归,让更多的群众搭乘旅游快车增收致富,163家依山傍水的农家院成为了民宿客栈,带动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四、聚焦凝聚人心,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一是突出交往交流交融,在“大团结”上当先锋。创新建立结亲干部解决一点,村社区解决一点,结亲单位解决一点,乡镇解决一点,县级解决一点的“五个一点”困难诉求解决模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五年来,各级干部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办实事好事9万余件,解决困难诉求1万余件,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1.3万余场次,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二是突出“三项计划”,在“大融合”上出实招。全县13所中小学、7094名中小学生与福建援疆地学校“结对共建”、中小学生“手拉手”联谊活动全覆盖。全县各中小学219个教学班各民族混合编班,15所寄宿制学校1588名各民族学生混宿,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全县58个村、7个社区31个居民小区、4个大型商超全部实现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构建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创新“旅游+民族团结”载体,以“大活动推动大旅游”,开展“木垒”节日系列活动,每年举办速度赛马锦标赛、阿肯阿依斯盛会、传统美食文化节、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在“大创建”上谋突破。积极构建“1+2+11+N”创建工作体系,以建设“三廊道一中心”为目标,按照“十二个一”标准创建区级示范区示范单位2个、州级55个、县级144个,开展“十好”微创命名1473个,先后荣获国家级、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7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增点、延链、扩面,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形成人人支持、参与、争当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五、聚焦法治为民,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夯实法治根基,以良法促善治。坚持依法治县和法治建设为统领,制定颁布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原始胡杨林保护管理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8项条例办法,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以立法的形式给予解决,“小切口”解决了大问题。二是夯实社会基础,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制定木垒县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方案,县领导包案、接访、下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新时代“枫桥经验”得到全面践行,连续五年荣获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已通过初评。三是夯实治理基础,选优配强基层力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公约,推动全社会、各行业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推行基层“党建+”治理模式,建立以党组织书记担任召集人的村(居)民议事会,开展院落协商、小区协商等各类协商议事活动,实现民主议事、民题民解。选派60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甘于奉献党政机关干部到乡镇、村挂职1-3年,增强干部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木垒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之路。今后,将认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木垒县创建办通讯员冯进花)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