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困局的今日,江南春为什么把目光放在品牌力打造?

在这个分享泛滥的年代,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透过网传授自己的经验之道。那么,对于疫情下病急乱投医的企业来说,怎样才算真正有用的传道解惑?

关注在一个行业/领域里做到冠军的人,他分享的定是过往的经验之谈。他的经历、视野都经过考验,沉淀成理,聆听他的分享能给予你的企业一臂之力。

在最近的一次直播分享里,分众创始人江南春以《致胜下一个十年:行业突围破局之道》为题,提供了很多经过实战检验的品牌制胜方法论。


为什么说这些经验对企业能起到点拨之力,因为分众就是生活空间媒体领域里的佼佼者,也是品牌引爆的专家。


这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话语权、想要更有价值,一定要成为一个领域里独特且有价值的品牌。

相信部分人没有认同这种看法。因为当下很多企业竭泽而渔 ,对流量趋之若鹜,却不愿投入品牌。不懂得如何在危机下,寻求行业突破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

江南春提供了另一种维度的告诫:“流量只是“术”,品牌才是市场的“道”。在网红产品时代,品牌力比流量更重要,因为品牌才是真正的流量池。”


对于线下买不到的东西,消费者立马会想到上淘宝,所以品牌一旦赢得了人心,流量自然会来。


小红书种草、抖音、众筹或者淘宝直播,这些都是当下流量的重要入口,但这些渠道并不能完全主导消费市场。


很多网红品牌,如果不能够抓住时间窗口进行引爆从而成为公众品牌和明星品牌,那很可能被替代。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流量和品牌打一套同心协力的组合拳。品牌是空军,全力“炸开”消费者心智。流量、地推等陆军在空军掩护下抢占阵地。


品牌想要引爆,需要两个工具。第一,需要把信息变成一颗钉子。第二,需要有一把榔头,将钉子钉入合理的地方。


如果一家公司有流量基础也有一定品牌,但始终没有引爆出圈,这就是投放量不足造成的。那么企业又该怎么做?




很多人打过品牌广告却没有什么效果“忽悠我做品牌,我还怎么信?”事实上可能是用错方法。实际上要准确定位品牌有三个方法论。


其一是,逼死老板。要学会“用一句话说出对方企业选择我而不去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也就是说,我们要提供品牌竞争的独特性和对客户不可拒绝的作用。


其二是,访谈销冠。因为销售冠军必然有他独到的经验,他清楚定位什么才能卖得出去。


其三是寻找忠诚客户。忠诚客户必然会向朋友推荐,他的推荐词必然能打动人,他也一定有只选择这个产品的理由。


企业容易犯的第二个问题是把广告当成速效救心丸,要它立刻起作用。


飞鹤奶粉针对新的定位打广告,但8个月之后销售量依然不见增长。因为选个奶粉品牌对家长来说需要深思熟虑。飞鹤奶粉决定持续投放,结果在第10个月出现拐点,业绩上涨,下一年从40亿飞涨到了79亿,甚至到后来的150亿,业绩翻了接近五倍。品牌广告效果有延迟是正常的。


但总有企业渴望品效能够合一,至少能让自己很快看到效果心里才有底。可是品牌广告是长效机制,效果广告往往是短效机制,无法合一,只能协同作战。想要达到品效协同“向上撬动”和“向下撬动”缺一不可。


“向上撬动”,撬动的是流量和渠道。利用你的资源联合流量平台和渠道精准投放。“向下撬动”,撬动的是经销商。做广告的时候同时给经销商导流,那他也会支持你。


当然,市场上还有一种担忧。觉得疫情之后,消费者会考虑省钱,因而应该打促销战吸引用户眼球,而不是花钱在品牌投放上。


事实上,企业如果持续搞促销,顾客就会对促销越来越无感。如果可以撬动更多经销商来打开市场,而向品牌进军,向高端进军,你的企业才会有议价能力,不会入不敷出。那么企业又该怎么寻求行业突破呢?


或许有人会说,疫情之后,一些品牌他们或许也活不到下一个十年。那么凭什么还要相信企业应该去做品牌,而不是直播拿到真金白银?

其实品牌老化是可以解决的,一个强大的品牌永远比一个只在流量池里钻研的企业更有生命力。


比如波司登,是一个43年的“老品牌”。到了2015-2017年的时候,波司登遇到了一次瓶颈。因为年轻消费者主要去shopping mall消费,而波司登主要布局在步行街,羽绒服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也并不潮。波司登与年轻人产生错位。波司登做出调整,除了强调远销全球的国际化特质,还聘请国际设计师为品牌升级设计,再通过分众广告升级实现引爆。结果2018年销售增长了100%。融入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重大话题;融入社会重大娱乐;融入消费者最核心的生活轨迹,品牌就能保持活力。


因此有品牌力的企业不但不会活不到下一个十年,还可能定义下一个十年。比如生活空间媒体领域的冠军分众。


分众创业初期就已经预判,中国的未来趋势是城市化。城市化离不开大楼建设、离不开电梯,因此电梯是城市化的基础设施。


但电梯媒体当时市场上没有人做过,因而有差异化的定位空间。市场格局演变后,消费者可轻松避开电视和网络广告,电梯反而成为都市主流人群必然抵达的高触达场所。分众成为了对城市消费风向标人群进行集中化引爆的媒体平台。


分众对市场的定位准确,因而建立针对都市风向标人群精确定位,全渠道覆盖,终成业内顶流。可以说分众自己的成长故事就非常有说服力,分众分享的品牌方法论也是他自身发展的经验集成。

为什么不能呆在舒适圈,要主动寻求行业突破?为什么以长远之计看来,企业选择打造品牌力是关键?从江南春的经验里企业就能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