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采购规范化 关键在于保障家长合法权益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教育部在答复中再次明确要充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保障家长合法权益、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11月17日《人民政协报》)

校服被形象地称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质量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式样影响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与此同时,校服也是一个拥有广泛消费群体的“大市场”。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校服市场的规模接近千亿元大关。

校服的多重性质,决定了它在简单的商品外,又承载了来自社会各方的期望,成为广受关注的特殊民生话题。校服摊派、校服垄断、校服腐败等乱象,不时会戳痛社会舆论的神经。质价不符的校服产品、不透明的采购机制,让学生及家长权益受损的同时,也损害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公信力。

据报道,目前国内校服的采购机制主要有政府入围、学校采购、家委会采购、财政采购与市场化零售等多种模式。模式各有利弊,但在整个采购环节中终端消费者的参与度普遍不足。校服设计美观不美观、符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往往没有多少发言权,基本是学校或者教育部门说了算。同样地,校服该怎么配,配多少合适,价格怎么样,家长往往缺乏选择权、决定权,只能被动付款。

实际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早在2015年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同时要求“不得违反市场原则干涉交易”,“加强采购公示,实行采购备案”。

相关指导意见可以说为校服采购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开出了一剂“良方”。但遗憾的是,相关政策在不少地区和学校还没有完全落地。在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大家长”强势大包大揽之下,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很难发挥。学生家长在整个校服采购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沦为没有知情权的签字工具。

这也加剧了社会对校服采购工作评价的两极分化。不少学校明明因选择优质美观的校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赞美,但学生家长由于缺少知情权和选择权,缺少“获得感”,甚至投诉“价高”“强买强卖”。

家长在校服采购机制中的缺位,往往导致一些地方的校服工作“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陷入了负面反馈的死循环。由于僵化的行政指令、隐含“地方保护”的不合理限制,导致学校和家长无法选购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优质校服,甚至一些北方地区由于校服限价,导致家长主动要求采购冬装校服的行为涉嫌“违规”,令人哭笑不得。

说到底,要解决管理部门校服采购“费力不讨好”的问题,杜绝校服摊派、校服垄断、校服腐败的乱象,最关键还是在于充分沟通,保障家长的合法权益,加强学生家长在校服采购整个过程中的知情权、选择权。

建议各地区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出台细化规范校服采购的相关法规。一方面,明确家长在校服采购中的参与权、监督权,并提出行使权利的途径与方式。另一方面,加快落实四部门相关意见中,学校充分论证、家委会充分沟通、校服购买自愿、不干涉、“不得违反市场原则干涉交易”,“加强采购公示,实行采购备案”等原则性要求,设定管理“红线”,从制度上打破学校和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的格局。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精彩评论